盛通散热器(一)管路布置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系统的使用效果,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条件和室外热风的特点,力求系统结构简单,使空气能顺利排出。管路应在合理布置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短,节省管材和阀件,便于运行调节和维护管理。应尽可能做到各并联环路热负荷分配合理,使阻力易于平衡。
室外供暖系统引入口应根据热源和室外管道的位置设置,并且还应考虑有利于系统的环路划分。一般设一个引入口,设在建筑物中部。
环路划分就是将整个系统划分成几个并联、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环路如果能合理划分,就可以均衡地分配热量,使各并联环路的阻力易于平衡,便于和调节系统。
无分支环路的同程式系统适用于小型系统或引入口的位置不易平分成对称热负荷的系统。同程式与异程式相比,中间虽增设了一条回水管和地沟,但两大分支环路的阻力易于平衡,故多被采用。
盛通散热器(二)管路的敷设要求
室内供暖系统管道应尽量明凤,以便于维护管理和节省造价,有特殊要求或影响室内整洁美观时,才考虑暗设。敷设时应考虑:
⑴ 上供下回式系统的顶层梁下和窗顶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供水干管的坡度和集气罐的设置要求。集气罐应尽量设在有排水设施的房间,以便于排气。
回水干管如果敷设在地面上,底层散热器下部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也应满足回水干管敷设坡度的要求。如果地面上不允许敷设或净空高度不够时,应设在半通行地沟或不通行地沟内。
⑵ 管路敷设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局部向上凸起,以免形成气塞。在局部最高点处,应考虑设置排气装置。
⑶ 回水干管过门时如果下部设置过门地沟或上部设空气管,应考虑好泄水和排空气的问题。回水干管上部、下部过门均设置了一段披坡向的管道,目的是为了顺利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⑷ 立管应尽量设置在外墙角处,以补偿该处过多的热量损失,防止该处结露。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单独设置立管,该立管上各组散热器的支管均不允许安装阀门。双管系统的供水立管一般置于面向的右侧。如果立管与散热器支管相交,立管应煨弯绕过支管。
⑸ 室内供暖系统的引入管、出户管上应设阀门;划分环路后,各并联环路的起、末端应各凤一个阀门;立管的上、下端应各设一个阀门,以便于检修、关闭。
⑹ 散热器的供、回水支管考虑避免散热器上部积存空气或下部放水时放不净,应沿水流方向设下降的坡度(0.01)。或者当支管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m时,取坡降值为5mm;当支管长度大于500mm时,取坡降值为10mm;当一根立管双侧连接散热器支管时,如果一端长度大于500mm时,取坡降值均为10mm。
⑺ 穿过建筑物基础、变形缝的供暖系统,以及镶嵌在建筑结构里的立管,应采取防止由于建筑物下沉而损坏管道的措施。当供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固定和密封措施,并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供暖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时宜装设套管。供暖系统不得同输送蒸汽燃点低于或等于120℃的可燃液体或可燃、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在同一条管沟内平行或交叉敷设。
⑻ 供暖系统在管沟或沿墙、柱、楼板敷设时,应根据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要求,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管卡或支、吊架。为了消除管道受热变形产生的热应力,应尽量利用管道上的自然转角进行热伸长的补偿,管线很长时,应设补偿器,适当位置设置固定支架。
⑼ 供暖系统多采取水、煤气钢管,可采用螺丝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管道应按施工与验收规范要求作防腐处理。敷设在管沟、技术夹层、闷顶、管道竖井或易冻结地方的地方,应采取保温措施。